每日看点!“00后”技能“小匠”分享成才之路:平凡造就不凡 技能改变命运
央广网北京3月24日消息(记者关灵子)3月23日,人社部举办技能成才技能报国先进事迹报告会。会上,第十六届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代表马小光、史昆和2022年世界技能大赛特别赛获奖选手代表杨书明、姜昊、姜雨荷、马宏达作报告,讲述了各自的奋斗历程、思想感悟。其中,几位“00后”获奖选手代表的故事令人印象深刻。
(资料图)
杨书明:从两次失利到为国争光
2022年世界技能大赛特别赛移动应用开发项目金牌获得者、广州市工贸技师学院教师杨书明(央广网记者 关灵子摄)
2022年世界技能大赛特别赛上,来自广州市工贸技师学院的“00后”杨书明夺得金牌,并以总成绩820分位列我国34个参赛项目成绩之首,被世赛中国组委会授予“国家最佳奖”。
这位广东小伙回想起当时参赛的场景,仍感慨万分。世赛是高手之间的顶尖比拼,各国的选手都有各自的强项,“比如韩国选手在原型设计方面非常突出,呈现的效果要比我更加精美,这给我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和挑战。”杨书明说。
严峻的比赛形势并未使杨书明退缩,他扛住压力,及时调整心态,不仅按照题目的要求将功能开发完整,还尽力在细节上优化用户体验,最终成为了该新增项目的首位金牌获得者。
报告厅内,戴着金牌的杨书明用“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句话概括了自己一路走来的经历。
2016年,杨书明第一次参加广东省选拔赛失利。在2018年第45届世赛广州市、广东省和全国选拔赛以及国家队首次考核中,杨书明虽都夺得了第一名,但因出现失误,仍无缘2019年喀山第45届世赛。
因为年龄原因,第46届世赛将是杨书明最后一次为国争光的机会。为此,他早出晚归,每天泡在集训室里。“别人训练的时候我在训练,别人休息的时候我还在训练,别人过节团聚的时候我仍然在训练。训练几乎占据了我的全部生活。”杨书明回忆道。
经过层层选拔,杨书明终于拿到了2022年世界技能大赛特别赛的入场券。为了这一天,他已经准备了七年。从2015年15岁时开始学习网站开发与维护,到2022年世赛现场一举夺冠。七年的艰辛努力让杨书明超越了自己,也让他深信技能改变命运、技能改变世界。
姜雨荷:学习技能就像开启惊喜的盲盒
2022年世界技能大赛特别赛金牌选手、河南化工技师学院教师姜雨荷(央广网记者 关灵子摄)
在2022年世界技能大赛特别赛化学实验室技术项目上,20岁的姜雨荷拿下金牌,实现了我国该项目金牌“零”的突破。获奖那天,姜雨荷身披国旗登上领奖台,泪水夺眶而出。
初中毕业后,姜雨荷踏上了南下打工之路。枯燥的打工生活让她一度怀疑人生,决心重返校园,学门真技术。姜雨荷坦言,走进河南化工技师学院,就像开启了惊喜的盲盒。她第一次知道了世赛,见到了第45届世赛工业控制项目铜牌获得者贺江涛,她立志要向最优秀的人看齐,也要奔向世界的舞台!
备赛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常常一个动作要重复成千上万遍,模拟测试更是家常便饭,每天训练长达十四五个小时。按规定,比赛中必须使用“化学滴定法”,关键时刻,单次滴入溶液的量要精确到四分之一滴,也就是0.01毫升,极轻微的手抖都可能前功尽弃。这几年姜雨荷的训练时间累计超过14000小时。
除了高难度的操作要求,化学实验室技术项目还要求选手独立撰写大篇幅、高质量的英文实验报告,这对很多本科生甚至研究生都是巨大的挑战。初中毕业的姜雨荷为了顺利完成比赛,一字一句地啃起了“硬骨头”。她随身携带单词本,吃饭时背、睡觉前背、走在路上继续背。终于,在世赛特别赛上,以优异成绩完成了长达11页的英文实验报告。“英文是母语的外国选手,现场也向我竖起了大拇指。”姜雨荷骄傲地说。
如今,姜雨荷已成为学院最年轻的教师,她想让更多学生热爱技能、学习技能、掌握技能,用技能实现人生梦想,用技能更好地回报国家与社会。
马宏达:平凡造就不凡 “刮腻子”可不简单!
2022年世界技能大赛特别赛金牌选手、浙江建设技师学院教师马宏达(央广网记者 关灵子摄)
“很多人以为抹灰与隔墙系统项目很简单,其实不然,它是一个‘多工种融合’的复合型项目,如抹灰是泥工,轻质隔墙、贴线条是木工,创意是油漆工。”报告会现场,马宏达这样介绍大众眼中的“刮腻子”。
受父亲影响,马宏达对手工有着特殊的喜爱。抱着学一门技术的想法,他进入浙江建设技师学院建筑艺术专业学习。2019年,马宏达随队去俄罗斯观摩第45届世赛。当师兄高宇宙登上领奖台,当五星红旗在领奖台上飘扬时,他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为国争光的信念在他心中不断升腾。
这几年里,马宏达每天在肉眼可见的粉尘环境中穿着特制防护服夜以继日地训练。在高强度的训练下,马宏达手上的茧越磨越厚,5厘米厚的钢头鞋不到2个月就磨破了底,身上也常伴有伤痛。
2022年,马宏达如愿登上世界技能大赛的舞台,但比赛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在国内训练时,一般都会采用12毫米的石膏板,比赛提供的仅有6毫米;法国波尔多潮湿的天气也让创意模块出了意外,石膏做的小鸟因墙体没有干透而掉落摔碎。但前期上千次的演练,团队周密制定的应急预案,都在关键时刻帮助他排除万难。
最终,在2022年世界技能大赛特别赛抹灰与隔墙系统项目中,经过4天的激烈角逐,马宏达战胜了来自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竞争对手,夺得了一枚宝贵的金牌,实现了我国在该项目上金牌“零”的突破。
载誉归来后,马宏达得到了很多媒体的关注,大家亲切地称他为“刮腻子冠军”。马宏达深知,金牌背后不仅是个人的努力,还有团队的配合、国家的大力支持。
“平凡的岗位也能成就不平凡的人生,学技能也一样有前途!”马宏达希望用自己的故事激励更多年轻人。

夏季补水新风尚 市场上功能性饮料新品频出
前段时间,刘畊宏引爆了全民健身热潮,与此同时,全国多地迎来高温天气。在多重因素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意识到了补充电解质的重要性
2022-08-09
郑州管城区、二七区今天开展核酸检测,最全采样点看这里
今天(5月18日)郑州市管城区7:00—17:00二七区9:00—16:00开展核酸检测管城回族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关于在全区范围开展新冠病
2022-05-19郑州发布99号通告:调整封控管控区域
郑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关于调整封控管控区域的通告(2022年99号)根据疫情形势变化,经郑州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研究,自5月18日
2022-05-195月17日河南新增本土确诊病例3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8例
5月17日0—24时,全省新增本土确诊病例3例(郑州市3例),含1例无症状感染者转确诊病例(在郑州市),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8例(郑州市6例
2022-05-19
【行走郑州·读懂最早中国】锁定“云游麦田里的博物馆”直播,探寻最早中国
黄河孕育华夏,麦穗延续苍生,文物折射历史,历史照亮未来。看直播 抽门票为全面展示郑州城市魅力,深入塑造行走郑州·读懂最早中国品牌体
2022-05-19郑州约谈百果园郑州地区负责人
今日记者获悉,针对近期成都、武汉相继曝出百果园销售腐败变质水果切盘的负面新闻,为全面加强能力作风建设,严格落实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2022-05-19
全力备汛!郑州94支队伍10313人集结到位
记者从近日召开的郑州市2022年城市防汛工作会议上了解到,郑州市组建了94支共10313人的防汛应急抢险队伍。目前,这些队伍正在全力备汛。据
2022-05-19
【行走河南·读懂中国】河南四大文旅集团入榜全国文旅集团品牌影响力百强
2022年5月16日,迈点研究院发布《2022年4月中国文旅业发展报告》,河南省的四个知名文旅集团,银基文旅集团、建业文旅、洛阳文旅集团、河南
2022-05-19
图集|来自郑州五月的浪漫,闯入莫奈的花园
遇见郑州五月的浪漫,走进这片虞美人和矢车菊的花海,彷佛置身于莫奈的花园。色彩缤纷的花儿在微风中摇曳生姿,好似步入童话般的世界。
2022-05-19郑州市普通中专采用网上报名 志愿填报时间为5月22日〜25日
5月17日上午,《2022年郑州市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招生工作意见》发布,今年,郑州市普通中专采用网上报名。普通中专志愿填报时间为5月22日至25
2022-05-19X 关闭

X 关闭